????在日常生活里,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在工作崗位上,她們是模范,是標桿。在各個行業里,她們巾幗不讓須眉,凝聚溫柔而堅韌的“她力量”,釋放出令人矚目的光芒,傳遞發展的正能量。日前,柳城縣召開表彰大會,評選出39名“柳城巧娘”。本期一起來認識3個巧娘。
巧手釀甜蜜
很難將眼前這個2007年大學畢業的女生跟“化驗標桿”幾個字聯系在一起。事實是從業14年,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鳳山糖廠的潘少珍做到了。
潘少珍的日常工作就是在鳳山糖廠化驗室對糖樣進行分析化驗。除此之外,每年的榨季,潘少珍還要帶領25名化驗員,肩負集團公司12家糖廠糖樣的抽檢?!懊總€糖廠都有自己的化驗室,我們二次抽檢進行化驗,如果化驗結果超出誤差范圍,那就判定為不合格?!迸松僬湔f,因為精確,她的團隊所檢測出來的數據就是標桿,是集團作為各個糖廠獎懲的重要依據。
如何成為標桿,潘少珍在爽朗的笑聲中說起了那些不容易。“每次上班都提前1小時,下班推遲1小時”。17個分析崗,5個采樣崗工作全部爛熟于心。因為刻苦努力,潘少珍曾多次在制糖企業食品檢驗工職業技能競賽、柳州市職業技能競賽及廣西鳳糖職工技能比武等大賽中榮獲金獎、銅獎。為謀求新機遇、實現產品多元化,2019/2020年榨季,鳳山糖廠聯合廣西大學研發膜法紅糖,潘少珍憑借過硬的專業造詣,參與到紅糖產品的研發工作中。她帶領化驗團隊,負責研發過程中各中間制品及成品的檢驗,為紅糖的成功研發提供了真實可靠的分析數據,為企業及制糖行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巧當學生引路人
在柳城縣實驗中學八年級202班教室里,學生正在上語文課。學生們運用分組的方式,完成課堂教學合作探究的環節。像這樣,6至8名學生分為1個學習組,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是指導者與參與者。這種課改的教學方式,從大埔鎮洛崖初級中學剛調入柳城縣實驗中學的教師張曉紅還在沿用。
“這種教學方式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有效提升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span>張曉紅之前所在的洛崖中學是柳城縣推行“高效課堂”課改的學校之一。在課改的三年時間里,張曉紅積極致力于教育課程改革,積累的課改經驗在廣西范圍內得到推廣。她所帶的課改班級,考試成績平均分高于沒課改的班級,并完成了洛崖中學“2+1+1”課改模式的命名及課改特色名稱詮釋文的撰寫。因為在教學中出色的表現,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張曉紅受邀分別到桂林興安外國語學校、三江縣等中學做了8場關于高效課堂建設的報告及體驗式培訓。32年扎根農村教育一線,張曉紅榮獲自治區優秀鄉村教師、柳州市教學骨干等榮譽。
“匠心”溫暖貧困戶
“我在這里每個月能拿到3000多工資,有了這筆收入,生活得到改善?!毙焱两鹫f,自己在柳州市客家上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的這2年,溫暖了他的心。徐土金是龍頭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來到該公司工作后,他負責從事采購木材、晾曬木材等工作。因為收入穩定,他順利脫貧了。
韋珊就是徐土金所說的柳州市客家上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韋珊說,她們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選用本土自留種的小黃豆、黑豆為原料,沿用石磨磨、柴火燒、鐵鍋煮、手工拉、日頭曬等老工藝制作腐竹。因為產品受到市場青睞,公司的廠區建筑面積不斷擴大到2000平方米。
柳州市客家上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被評為第一批扶貧車間。員工約30人,其中5個是貧困戶。年產鐵鍋腐竹量約100噸左右。目前輻射帶動縣內100多戶農戶發展小黃豆合作種植基地500畝。
在2017年—2020年間,韋珊創立的公司先后榮獲柳州市“優秀創業項目”獎、柳城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柳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